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南都讯 7月7日至9月8日,《面对面———中荷肖像画及室内绘画展》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展出,策展人何凯思是一位荷兰收藏家,关注于荷兰和中国当代艺术。他选取中国的陈丹青、毛焰和荷兰的让·沃斯特、菲利普·阿克曼四位艺术家的111幅作品参展,呈现当代肖像画的面貌与特点。展览最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,现在巡展至何香凝美术馆。 开幕当天,何凯思、陈丹青...
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是两幅战国楚帛图。一幅是《人物龙凤帛画》,上绘一妇女、一龙、一凤。另一幅是《人物御龙帛画》,上绘一个男子驾御一条巨龙,还有仙鹤、鲤鱼。 现存最早的纸本画是晋代的《地主生活图》。这幅画1964年出土于新疆。上边画着墓中主人生前呼奴使婢的傲慢神态。画的名称是这幅画出土后根据内容起的。 传世最早的绢衣画真迹,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《游春图》。这是一幅山水卷轴画,由历代宫廷珍藏保存至今,...
“幻真的宇宙——2013 威尼斯钟飙艺术现场”主厅现场。45 岁的钟飙,看上去特别年轻,顶多 30 出头的样子,旁边还有人窃窃私语,觉得他得有点像年轻版的马家辉。等到钟飙借着投影和幻灯介绍起自己的艺术项目,看着那颇具野心的宏大构思下面一幅幅单独的画,忽然觉得它们甚至透出一股童趣——我小时候就很想画出这样的画,可惜没天分,总也达...
一:应试画家 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,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。教育专家认为,应试教育使学生片面追求考试的成绩,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,抹煞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,有的学生甚至因压力过重导致精神问题,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。今天,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弊端,而美术界却又出现了疲于“赶考”的“应试画家”。 近年来,由...
钟孺乾,1950年出生于湖北。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。一级美术师。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前任院长、教授。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、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以及当代绘画等诸多展事和学术活动,倡导迹象论,践行重彩写意画风。2004年出版专著《绘画迹象论》,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《迹象境•钟孺乾绘画学术研究展》,新著《水墨变象...
记得在1986年,石家庄市美协主席王生义先生陪我在太行山区写生时,巧遇一群河北师大美术系的师生,其中一位与生义很熟,生义特意向我介绍了一番,知其叫周长民,书法很好,山水画画的不错,后来一直再未谋面。2000年时,在画院与谢永增聊天时,谢永增又与我聊起了周长民,原来他们是77年高考改革后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(现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)的同学,其毕业之后又考取了河北师大继续深造。在他们美校前后班的同学...
展览开幕现场展览开幕现场策展人李少荘(左)同艺术家黎小杰“半空之间──黎小杰绘画作品展”于4月13日在北京798全艺社画廊开幕,本次展览是黎小杰在北京的首个个人展览,展出艺术家新近创作的三十多幅油画作品。 展览开幕当日吸引大批的参观者,许多年轻的青年艺术家及各大艺术媒体的记者均有到场祝贺,更是吸引了同期在798展览开幕的其他艺术家到场参观。 黎小...
中国文物网4月3日编译报道:4 月 20 日,阿拉巴马州多芬岛将举办一年一度的工艺品节。该活动今年已是第十一届,届时将有大约 60 位艺术家和手工艺者前来展示佳作。作品形式包括陶器、木雕、绘画、珠宝、摄影、手工家具、纺织品等。 著名手工艺术家劳伦斯&O1599;托特 (Lawrence Trotter) 将展示其利用柏树、橡木、樱桃、黑胡桃木和楝树等木材雕刻的水禽;戴勃·琼斯(Deb ...
图1 《养正图解:崇师问道》 图2 《养正图解:李太白匹配金钱记》 图 3 《养正图解:遵守旧章》 中国历史上,明代是一个经济、文化十分发达的朝代,而闻名寰宇的明式家具,正是在此社会条件相对成熟的阶段兴起的。明式家具的形成,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。明代建国之初,面对百废待举的现实,明朝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,奖励农耕垦荒、移民屯田、兴修水利,鼓励农民种植桑、...
民间艺人郝彦明把“炕围画”画到了单元楼里,“炕围”变“床围”,吸引了不少“老中青”邻居前来观看。然而,“中老年人是怀旧,年轻人看个新鲜,真正打炕围的人很少。” 68岁的郝彦明是山西襄垣县一名绘画老艺人,也是当地炕围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 炕围画,俗称“炕...
格雷·莫特水彩画作品《柠檬茶》 中国文物网3月28日编译报道:《格雷·莫特作品展:希克曼先生遗赠精选》日前在美国马里兰州伊斯顿学院艺术博物馆举办。 2011 年,大卫·希克曼向学院艺术博物馆捐赠了 30 多件格雷·莫特绘画作品,使其成为拥有最多莫特作品的公共博物馆。 本次展览精选了希克曼赠送的一系列莫特油画和素描作品,同时为提升藏品的影响力,还展出了部...
纯惠贵妃画像 在中国绘画史上,宫廷绘画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,两宋时期达到极致,却衰败于元明两朝,到了清代又开始呈现复苏迹象。其主要原因,是帝王对这部分绘画的重视程度加大,又有西方传教士画家加入宫廷画院,当时画坛领袖级人物王原祁、王翚奉敕参与绘画,以及他们的弟子服务于宫廷绘画之中。这些因素促使清代宫廷绘画出现崭新的格局,大批社会上绘画高手被皇家画院网罗录用,因此繁荣了清代宫廷绘画艺术。 ...
1962年出土于北京黑舍里氏墓的“青玉‘子冈’款环把有盖樽”,被认为是陆子冈的传世作品,现藏于首都博物馆。 《吹箫仕女图》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把唐伯虎的画作与陆子冈的玉器相提并论,不是本文的发明。因为早在明朝,就将唐伯虎的仕女画与陆子冈的子冈玉共同推崇为吴地风雅的代表。虽然关于陆子冈的生卒年月记载不甚清晰,但来自陆氏家乡太仓的文史资...
关于书画鉴定,我一直以为有三个阶段。 第一,画在画家手中,此画真伪、优劣均由画家说了算,他送人、卖出、展览、收藏、销毁、传宗接代悉听尊便; 第二,画走向社会,无论什么原因,什么途径,只要离开画家本人之手,画家的意见,可供参考,谁愿听谁听,谁不愿听就别听,不去纠结; 第三,该画作进入诉讼阶段,画家及与画家有利害关系的人就不该再表态,表态也没用,原因很简单,司法的回避制度:即再优秀的法医也不...
图片资料 阅读蔡锦的作品实际上是在阅读蔡锦这个人。 我与蔡锦接触不少,但是很少听她夸夸其谈。她寥寥数语的谈话和笔记大多讲她对枯萎的美人蕉、对家乡老屋的窗格子、对水痕及红色腥气的感觉。这种感觉有一种无法捕捉的诡秘。 凡有生命的东西,必定诡秘。诡秘在于我们无法从表面现象去把握它们的内在实质,或者说,所谓的本质总是处在转化之中。比如生与死。蔡锦恰恰在美人蕉的死寂中看到了生命的血液在流淌。生是偶然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